学八字必读经典:滴天髓上篇通神论

滴天髓作为命理四大古籍之一,一直被视为学易者的入门根本。

学八字必读经典:滴天髓上篇通神论

不同于《三命通会》的繁杂分类,《子平真诠》的哲理探讨,《穷通宝鉴》的时令气势,《滴天髓》真正做到了“理法统简明扼要”,是用五行生克之理贯穿全篇的典范之作。

今天乔一老师从“通神论”开篇第一句“天道”谈起,以白话方式逐句解读,并结合命例分析,力求让初学者真正理解这句“欲识三元万法宗,先观帝载与神功”到底讲的是什么。

原文解读:天道者,五行阴阳之统帅

原文:

天道:欲识三元万法宗,先观帝载与神功。

原注:天有阴阳,故春木、夏火、秋金、冬水,季土,随时显其神功。

这是《滴天髓》的开宗明义之句。

意思是说:你想明白万法之本、三元之宗,就必须从“天道”入手。

这里的“天道”不是抽象哲学,而是指四时节令的运转法则。

也就是春属木、夏属火、秋属金、冬属水,四季之后还有一个季月,称为“季土”,四正四季,合成五行。

这五行不但管自然界,也主宰命局中“天、地、人”三元的气机运转,是古人眼中天地运行、命运波动的总枢纽。

天地人三元之理,源于天干地支的五行气

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天干地支?

因为天干为“天”,清而一气,如壬水就是水,没有混杂;地支为“地”,浊而含多气,如寅中藏甲木、丙火、戊土,叫做“杂气”。

因此:

天干是“天元”——阳清之气;

地支是“地元”——阴浊之气;

地支中藏的干,则是“人元”——变化之气,具体反映在命运人事上。

举例说明:

去年是壬寅年:

壬为阳水,是天元之气;

寅为阳木,内藏甲木、丙火、戊土,是地元;

寅中三藏天干,就是人元气。

学命理,理解这些“元气”,就是理解了一个八字中三个层次的气运根源。

五行与节令:命理的根是自然节气

春为木、夏为火、秋为金、冬为水,每季最后一个月为季土。

所以:

正月、二月、三月:木气主事;

四月、五月、六月:火气主事;

七月、八月、九月:金气主事;

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:水气主事;

每季的“尾月”藏土,称为“季土”。

这些不是死记硬背,而是必须从自然运行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理解。

你若不懂节气和五行的时间属性,就无法判断“身强身弱”,更谈不上“取用得宜”。

乔一老师的感悟:人元最关命运,藏干是八字玄机

很多人学命理都盯着天干,却忽略了地支藏干——也就是人元。

一个流年的天干,往往是从原局中“藏干透出”的变化。

比如命中寅中藏丙火,等你流年走到丙年,这股气就被引动,这不是偶然,而是气机运行自然引发。

所以:命运的关键,不是你八字上显现的干支,而是你八字里“藏着什么”,这些藏干,就是你人生中可能爆发的能量伏笔。

命例解析:庚申庚辰戊辰戊午——透出与藏干的力量转化

命例:

乾造:庚申、庚辰、戊辰、戊午

大运:辛巳、壬午、癸未、甲申、乙酉……

这是《滴天髓》中的实案,一位曾官至中堂的重臣命例。

表面看:

戊土日主,生在辰月,得令;

地支辰辰午申,五行齐全,金水木火土都有;

食伤泄秀,才华横溢,五行流通。

但别忘了——这也是陷阱!

关键看午火:

午火为印绶,是命局中唯一能制住“申金伤官”、温暖“辰中寒湿”的力量;

而在“戊子”大运时,子水出现,与午火冲,午火被冲掉,印绶灭,命局失衡;

同时申子辰三合水局成,寒湿加重,命局彻底崩塌,于是“不禄”。

从这里可以看出:命中的藏干力量(如午火印绶)才是关键点,透出的流年如果破坏这个结构,就会造成严重后果。

乔一老师提醒你:

滴天髓开篇不是空谈大道理,它告诉我们一件事:

学命理,首先要把“天时”“五行”这套自然法则吃透;其次要理解藏干——也就是人元——才是命运的种子;而透干与运气,只是它的开花结果。

所以:

想学八字,别先学断语,先学藏干;

别先追口诀,先懂气机;

别忙着学排盘,先学天道——阴阳五行、节气时令、三元气法,这些才是命理的根。

此文若有谬误,我皆忏悔;此文若有一分功德,愿普皆回向所有正在学习命理的你。

愿你早日看懂天道,读透滴天髓,修得好命格,也读得出别人的命。

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乔一数字能量学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个人微信的号码是:qw91789

留言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